自2010年举办首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以来,经过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的评选,我国管理案例的编写质量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更好地引导、推动和协调中国企业案例的发展,吸引和调动各高校、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对企业实践出现的重点现象、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提高和促进我国企业案例教学研究工作的质量,对我国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决定在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中继续执行重点项目计划。
本项目作为“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的组成部分,面向全国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组织,公平竞争、科学评审、合理分配。项目总体运作遵循“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具体实施细则依据《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重点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执行。
3、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中的主要成员应具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包括承担过横向研究课题、为企业做过管理咨询、担任过企业独立董事等,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创新研究能力,鼓励跨校合作、校企合作;
4、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依托单位或所调研的企业应给予不低于人民币5万元的开发经费支持;
重点项目聚焦国家重点行业、典型企业及关键事件,经专家委员会讨论,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重点项目选题如下: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大问题。本方向重点在于:通过对典型企业瞄准全球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描述,解读创新管理理论、方法或模式。建议聚焦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向选择、技术路径选择、研发队伍组建、研发投入、研发过程管理、对技术研发成败态度等多个层面展开描述,清晰展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艰难程度和复杂过程,描写清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对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实质性影响。在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形势下,通过对典型案例企业经验和教训分享,引导更多企业投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也启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员)认识清楚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价值和对国家崛起的重要意义,提升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技术战略的认知和实操能力。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会产生自然资源耗损、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为了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绿色理念凭借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等优势为制造业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绿色制造体系”构建为基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升其高质量发展水平成为了我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本重点项目在于通过对典型企业的绿色制造实践进行剖析,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指导,从设计、采购、生产、营销、回收等各阶段出发解读其实现绿色化制造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以期发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举措。本项目以教学案例为主要的成果呈现形式,希望通过重点案例的分享与讨论,呈现我国企业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典型做法,启发学生思考所在企业或者所了解的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借鉴案例中的有效措施并将其本地化应用,推动制造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根据世卫组织报告,未来几年人类社会仍将面对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疫情常态化下如何在“生命”与“生计”之间权衡与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本议题重点关注:疫情常态化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动态能力在运营惯例与即兴响应之间实现“双元”平衡;如何在数字技术的经济范式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双重叠加下,基于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战略,在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编排与配置的冲突与融合中谋求发展;如何基于危机管理和事件系统理论视角,探寻组织特征与战略变革的关系。通过采编、解析和探究不同类型、规模、特征的企业在此方面的实践前沿,结合组织可持续发展、计划与即兴管理、资源编排、事件系统等理论开展系统性、前瞻性案例教学与案例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态势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势头上升,在多种外部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在短期内面临“断链”、“破链”的风险,在中长期内面临产业结构和调整和产业转移所带来的风险,值此背景下,部分企业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提升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核心能力,进而增强自身供应链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安全与韧性。本方向项目指南重点在于:发现、跟踪和调研当前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上发挥突出作用的典型企业和产业平台,以教学案例作为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阐述和解读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的重要路径机制与价值效益。建议重点聚焦于不同产业类型下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的差异化战略实施路径、基于预警、抵御和恢复等不同阶段的韧性体系建设、多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韧性体系建设、数字化等新兴技术在增强安全与韧性中的赋能机制、韧性体系建设前后的绩效比较、伴随韧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企业运营的变革与创新等。通过开发此类案例,呈现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的前沿实践,深入剖析相应体系建设的参与要素、作用机制、绩效价值,以启发工商管理类和运营管理类的学生或学员思考所在企业和产业如何增强安全与韧性以应对当前复杂而充满不确定的环境,并推动其参与所在企业或产业的供应链韧性与弹性体系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从孤岛时代进入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协同的新时代。企业通过互联、感知、智能化的协同制造可产生阶跃式的生产率和质量提升,并走向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从底层推动了企业管理范式的转变。本方向重点在于:通过对典型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实践的剖析,解读领先企业从价值链转进至基于价值网络的新型竞争优势构建的新机制和管理变革。建议聚焦工业云平台的要素资源共享机制、机器连接与人机交互策略、工业APP与大数据智能应用,以及经营理念变革和相应管理职能的变革。通过典型经验和教训分享,以系列化案例呈现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理解,以启发工商管理类学生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所面临的管理新认知,并提升其参与或推进所在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执行以廉价劳动力和市场换技术的大战略,进行大量的贴牌代工(OEM)生产,加上市场消费者的盲崇心理,导致国际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对中国市场的大幅占领以及行业的垄断。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整体国力的增强,文化自信的提高,市场消费者的理性正在逐渐回归,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格局已经从传统OEM产品定价转移到以品牌为核心的战略较量,随着国家品牌计划战略的实施,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成为国家重点。本项目重点讨论两个方面,传统民族自主品牌的保护和新的民族自主品牌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企业层面,即企业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建设。前者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民族自主品牌的塑造与提升、传统品牌的文化赋能、顾客忠诚度的建立、市场和行业的适度竞争与保护;后者包括企业自主研发、品牌的培育和塑造、产业集群的行成及对国际知名品牌的收购及收购后的整合提升,以及中国民族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竞合,等等。
国际国内双循环是我国为应对当下世界经济形势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对企业在国际和国内的高质量发展和战略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美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压,抑制了产品与服务的全球化转移,企业单纯依赖国际大循环的战略受到极大挑战,难以为继;二是国内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对所有企业的战略转型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企业单纯依靠低质低价竞争取胜的空间越来越小;三是随着ABCDE等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的深入应用、平台经济的崛起等,使得企业在双循环下的战略转型有了技术支撑和保障。本重点项目,围绕国家所提出的双循环战略,重点在于深入企业,总结和提炼我国优秀企业的成功的战略转型案例,为其他企业成功实施战略转型和服务国家的双循环战略提供经验,为商学院学生学习战略管理相关知识和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样本。本重点案例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发掘不同类型典型企业在双循环下的转型动因以及影响因素;第二,勾画双循环下企业战略转型的构思、设计、决策、实施等;第三,企业在战略转型中所遇到的的困难及其克服;第四,企业战略转型的实施策略与绩效。由于双循环战略实施时间短,所以不适宜以仅仅一个重点企业的多时段的战略变革展开形成系列案例,而是需要对三个或者以上不同类型典型成功实施双循环下的战略转型的企业进行案例采编和撰写,进而形成系列案例。
每一家企业都在追求百年老店之术,但世事难料,回顾企业成长和发展史,不难发现,很多著名的、甚至是曾处于行业巅峰的企业,都出人意料地走向了没落或衰亡。1886年成立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上选择的十二家优秀上市公司,到今天,只剩下GE一家还在榜上,令人叹息。为什么众多优秀的企业会走向失败,从表面来,失败的起源也许来自各不相同的“黑天鹅”小概率事件,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另一层面,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某种程度上,剖析失败企业的教训,其意义更为深远。本方向重点在于通过选取典型的连续创业者,基于真实详尽的一手资料与数据分析,来对其曾经的创业失败进行深度挖掘和剖析,从公司治理、商业模式、创新与变革、企业家精神等某个或某几个角度来拨开表象深入探究,以期发现和总结创业失败背后可能的特征和规律,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高水平案例。
1、 发布指南:本《指南》于2020年12月发布,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网站发布为准;
2、 提交申请书:系统提交时间为2021年2月22日至3月1日,须登录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投稿系统“百优重点”版块下按要求填写、上传附件并提交。申请书模板见本《指南》附件;
3、 立项评审:由重点项目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书进行遴选,确定后向全国公布。已立项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不再接受以第一作者参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的其他系列;
4、 提交案例:获得立项的重点项目执行周期为两年,可于本年度或下一年度提交案例,本年度提交案例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1日,提交方式为:登录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投稿系统,在“百优重点”版块下按要求填写、上传附件并提交,撰写要求请见本《指南》第六部分。下一年度案例提交按照当年“重点项目申报指南”执行;
5、 评审案例:重点项目提交的案例须经过三轮评审,第一轮为形式审查,审查要点为要件是否齐全、系列案例编排是否符合要求等,第二轮为函评,由重点项目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推荐意见,第三轮为“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选出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重点案例)”;
6、 公布结果: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将针对重点案例举行专门的发布会、相关宣传活动。获奖证书标注“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重点案例)”。
1、 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之前,须认真阅读本《指南》和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通告等文件;
2、 申请书须由申请人本人按照申请书填写说明认真填写,申请人和申请团队的个人简历填写应规范,并注意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及涉密的内容,申请人须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 申请人可先填写电子版“申请书”,依据申请书要求完成与依托单位和调研对象的确认流程,在纸质“申请书”对应位置上签字盖章扫描后上传至系统,并按系统提示完成相应内容的填写;
4、 电子版“申请书”请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网站下载,纸质版“申请书”由申请人自行打印,电子版“申请书”与纸质版“申请书”扫描件,及系统填写内容须完全一致。
2、符合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重点项目选题要求,符合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案例基本结构及相关要求”(详见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网站:);
3、成果形式为系列案例,至少2篇案例。系列案例需要提交总体说明,说明系列案例选择依据和各案例之间的逻辑关系;
4、提交案例的同时要提交详尽的企业背景资料,及调研过程证明材料,如访谈提纲、数据整理过程等;
5、案例使用说明的附件还要包括教学PPT等辅助教学的材料,以方便其他教师使用本案例,提升重点案例的影响力;
6、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重点项目未提交的案例按本《指南》要求执行。
1、 依托单位须严格按照本《指南》及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通告等文件要求,组织本单位的项目申请工作;
2、 依托单位须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由依托单位给予开发经费支持的申请项目,依托单位应当按照本《指南》要求,为项目申请人或申请团队在项目申请书中“开发经费支持承诺书”一栏加盖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