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技术中心 > 学校案例 返回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红岩思政”经典案例——极悦娱乐探索红色师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类别:学校案例 发布时间:2024-10-22 浏览: [返回]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红岩思政”经典案例——探索红色师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红岩精神是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这座城市鲜明的红色标识。“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5月17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时代全市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华龙别推出“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大型系列报道,旨在进一步展示全市教育系统深入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着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路径实践。

  华龙网讯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革命先辈萧楚女、恽代英、朱德、等曾在学校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革命先烈刘伯坚、蓝蒂裕、彭咏梧、开国上将陈伯钧等在学校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中有11位“红岩英烈”,51名在校学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丰富的红色文化与深厚的百年师蕴是学校“优师”“强师”的宝贵精神财富,熔铸成了“追求真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红色师魂”精神。

  为了更好地将学校的红色师范文化融入地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形成一体化红色思政育人格局,学校积极挖掘利用红色师魂等校史资源,通过“讲、演、践、续”四大举措,明师道、正师心、赋师能、弘师艺,积极通过实践探索,推进红色师魂文化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过程中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培养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学校百余年办学扎根川渝,为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尤其是乡村地区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新时期,学校聚焦“优师、强师”新使命,充分挖掘校本红色师魂精神,创新形式、巧搭平台,涵养学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做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和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一是在讲中坚定从教初心。搭建“六角亭”论坛、“学子讲堂”“红色记忆宣讲团”“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校史展览馆讲解团”“红心筑梦”理论宣讲团等学生宣讲平台,组织大学生宣讲校史党史、创讲红色故事、演讲师德名篇,学生在讲中领悟责任担当,坚定职业信念,深化“姓师”认同。二是在讲中明志投身基层。学校始终坚持“向农”办学方向,学生在“守望家乡,青春建工”市民学校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一站式”学生社区宣讲活动中讲党史故事、讲乡村振兴、讲家国情怀、讲“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在讲中深刻领悟青春使命,担当乡村教育责任。

  红色师范文化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立德树人最好的教科书。一是演红色师魂正爱国之心。学生通过自编剧本、自制道具、自演角色参与学校大型原创红色艺术思政课《他一直都在》极悦娱乐、“信仰的力量——校史中的红色记忆”创演比赛、“歌声中的党史”创演比赛、“守望与传承”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惠民演出等专题表演,在情景式教学中传承红色文化、增强爱国情怀,深植乡土情结。二是演红色师魂正身心素质。培养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热爱生活的社会心态和健康心理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学生通过参演各类剧目沉浸式学习角色的高尚品质和家国情怀,同时在集体合作中学会沟通协同、互助共处,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学校立足红色文化和师范文化,多措并举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一是在“大思政”课中培养“大先生”。学生在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我心中的思政课”“四创”行动、“六角亭”论坛等活动中,接受理论的熏陶、舞台的感染、情感的浸润,提升眼界格局,强化表达能力,提升沟通协调水平。二是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夫子”培养工程、市民学校社区服务活动、红色思政场馆讲解服务、“高山上的暑托班”等丰富实践,在广袤的山乡大地增眼界,长才干,强素养。三是在“大竞赛”中强化专业技能。学生在参加“信仰的力量——校史中的红色记忆”创演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党史竞答大赛、征文绘画比赛等技能竞赛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管理幼儿生活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五项核心能力,明确“弹、唱、舞、画、写、说、讲、塑、操、保、教、玩、观、编、剪”等十五项基本功。

  一是参与师范竞技,以赛弘师艺。红色师魂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幼专人的精神品质。学生在积极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凭着不怕难、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在各级赛场上尽展幼师风采,斩获荣誉多项。二是扎根基层教育,以教弘师艺。在见习实习、择业就业过程中,学生将红色师魂凝结的职业理想转化成社会担当,在展现卓越师范技能、传承红色师魂、理性言传身教中“拔苗育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为卓越教师,行业翘楚,实现职业理想,赓续红色师魂精神。

  (一)明道有方。在“以师育师、师从师出”的师道传承影响下,学生坚定从教初心,毕业生从教率在89%以上,服务于重庆市内幼儿园的毕业生达80%以上,扎根乡村地区数千余人,前往新疆基础教育奉献青春近2000人,且在各自岗位上较快地成长为教学骨干和管理干部,在岗位上生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德。

  (二)正心有形。深厚的红色文化和百年师范底蕴是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吸收内化红色师范文化,树立高尚师德情操,坚定教育强国信念。数十名学生获得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名学生分获得重庆市“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与“重庆好人”称号。学生思政作品《走进三峡移民历史,弘扬伟大中国精神》《创千秋伟业,造历史丰碑》《传承移民意志,弘扬中国精神》等获得国家级荣誉,“创演红色剧目、创编红色故事、创讲红色经典、创作红色作品”的“四创”行动已成为传承创新红色校史文化的名片,其中师生原创舞台剧《血染红旗旗更红——我的校友蓝蒂裕》入选重庆市校园精品文化巡展巡演项目。学生整体展现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事业、热爱家乡的宝贵情怀,及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心理品质。

  (三)赋能有力。在红色师范文化的深度浸润下,升华育人情怀,夯实业务能力。学生团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赛项”团体一等奖;在“重庆市高校学前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多次斩获第一。2023年1个学生团队获全国学前技能大赛二等奖,1个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声乐、乐器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学校“小青柚”红色故事宣讲团获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个教师团队获得202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大中小学思政课微课、案例获重庆市级荣誉。

  (四)弘艺有效。学生在赛场展艺、在行业有名,在社会出彩,无不展示出学校红色文化和师范文化的衍生与影响。优秀校友成为行业翘楚,传播学校美名,校友傅开国成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周进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张朝全被授予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王德琼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黄植宾获评重庆市五一巾帼标兵等;师生原创红色艺术思政课《他一直都在》线上线下展播,并与音乐作品《清澈的爱》等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师生原创大型主题思政课《日月同行 征途灿烂》线上线余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好评。依托聚焦三峡民间文化、非遗文化等,建设川东竹琴、金钱板、版画、扎染等大师工作室,成功举办红色艺术展3届,参与世界大河歌会展演数届,学校的社会声誉及行业影响逐年向好。

  点击查看:“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大型系列报道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