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新课标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各学科如何自然地实现深度融合?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旨在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系统性、综合性地思考、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能根据材料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能自主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3.根据材料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4.通过新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知识的应用及方法的迁移能力。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表达、交流、反思自己的探究体会。
1.课堂应用资料:中国地形图;珠江三角洲和皖北地区示意图;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图;微笑曲线图;皖北地区经济和工业化和城市化;珠三角纺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广东省鼓励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北京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情况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道路;广州从产业调整、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来实施“中调”战略;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与发展等。
1.播放2009年10月1日国庆庆典中关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彩车视频,引出探究主题——工业化和城市化。(烘托气氛、激发兴趣极悦娱乐、引出探究主题。)
3.确定研究目标区域。给出河西走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塔里木盆地等区域图,由学生选择最适合研究的区域。(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有更多的事实资料、信息可供研究。)
(通过个案,说明区域区域化、城市化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小中见大,体现新课程地理贴近生活的理念,并通过该材料培养学生归纳与分析能力。其中部分为将学内容,作为设问,引发同学思考学习的兴趣。另外,为用珠江三角洲与李守银的老家皖北地区进行对比研究作铺垫。)
李守银老家在皖北江淮平原上。20世纪80年代初李守银一家来到珠江三角洲开始新的生活。一开始,与其他当地农民一样,李守银还从事一些蔗基鱼塘农业生产。但没过几年,附近的基塘农田被一家家工厂所取代,许多农田种起了蔬菜、花卉。1988年,李守银的儿子洗净泥腿放下裤管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外资箱包厂工作,与他一同进入该厂的还有数百个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20世纪90年代,当地开办了几家电子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李守银的儿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进了一家电子厂工作,每月收入从800元提高到了2500元。由于吸引的电子电器类投资不断增加,当地规划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园,李守银的房子被拆迁,现在,李守银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中,房价为每平方米8000多元,是十年前的4倍。
1.蔗基鱼塘→蔬菜花卉----农业调整----市场的变迁------城市化
师:短短的一节文字中,蕴含了这么多的信息,我们要养成善于从材料中获取尽可能多信息的习惯。从一户普通人家的变迁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小中见大,从案例资料的信息发现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特征。资料分析法是人文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启下)
(1)按照珠三角的工业化进程,李守银儿子88年进了外资箱包厂这一阶段属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哪一阶段?在什么时间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
(2)按照分类,箱包厂属于什么性质的工业?(劳动密集型;)类似的还有什么工厂?(纺织厂、玩具厂等)
(3)外资箱包厂,为什么这一阶段珠三角能吸引外资?(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侨乡的优势等)
(4)为什么这一阶段珠三角发展了箱包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等)
(5)总结珠三角工业化起步的有利条件,并研究哪一个是最关键的因素。(起步时间与改革开放开始时间相符,对外开放政策最关键)
总结:正因为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区域,珠三角比其他地区更早地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侨乡地位,促进了本阶段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蓬勃发展。
(6)引导学生由此推导出“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2)为什么他要事先经过培训才能胜任工作?(电子厂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
(4)为什么电子厂比箱包厂的收入能更高?(根据微笑曲线,技术型往往能获取较高的利润,劳动密集型利润最低;劳动密集型企业耗费的劳动力和需要的原材料多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成本高,产品售价低)
补充: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小。
(5)本阶段,以电子厂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箱包厂为代表的轻纺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的比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此消彼长)请同学在学案图中用曲线图表示。(一位同学上黑板表示)
(6)由高新技术产业取代轻纺工业,体现了珠三角的一种产业升级。那么,推测李守银儿子原来所在的箱包厂何去何从?在原地,还是迁移?若搬迁,迁往何处?
(在原地发展日趋困难,因为其依赖的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优势已逐渐丧失。需要搬迁,迁往劳动力价格、地价低的广东北部、东部山区,或内地,包括李守银的老家皖北地区。)
材料“珠三角纺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广东省鼓励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分别说明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转型的原因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由学生结合表格信息分析: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北京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成交额大幅增长?(广东省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但科技力量不足,需要从北京等地引入。)
(9)除此之外,珠江三角洲与长三角相比,还有哪些劣势?(根据学案图表可知,相对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产业基础薄弱和腹地范围小)
(1)随着房子被拆迁,住在广州郊区的李守银一家成为新市民。这体现了当地城市化的什么特点?图片显示广州不同年份的卫星遥感图,由学生编排图片顺序,并回答特征。(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4)分析珠三角城市化的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1)尽管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但老李时常牵挂着家乡。老李经常疑惑,家乡工厂怎么那么少?根据表格,请同学们思考两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差异的原因。
通过学案上皖北地区的相关资料(皖北地区地图、资源、交通等),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2)与珠三角相比,其工业化发展所欠缺了哪些条件?(政策、特殊的区位条件、侨乡)
(“中部崛起”政策;京九铁路建设及京沪铁路,交通便利;淮南、淮北煤炭资源丰富;距长江三角洲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较近,有利于接受其辐射;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有安徽凤阳、三国古战场等知名地点;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水资源相对丰富;)
如:工业化:第一阶段:资源密集型-----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第二阶段:(以煤炭工业为中心,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吸收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
城市化:煤炭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当李守银老家皖北地区的乡亲羡慕着珠三角的收入和生活时,珠三角的官员和居民却在为困扰的一系列问题寻找出路。
下列资料显示了广州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从具体措施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存在着哪些突出的问题?(培养学生从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逆向思维能力)
材料:广州提出要从产业调整、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来实施“中调”战略。
为解决市区的噪音、粉尘等问题,广州加快中心城区产业调整,推进“退二进三”工作,深入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科学划分调整优化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和严格控制区域,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中心城区,集中发展总部经济和金融、会展、商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各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区功能布局,促进中心城区产业优化升级。在南沙,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继续加大治理水环境力度,今年内全面推进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完善四大污水分区管网系统。加快对市内河的整治,重点推进10条主要河涌的综合治理。
针对中心城区绿化面积较少的现状,将采取拆违建绿,绿化天台等办法,扩大中心城区绿化。建设一批城市公园、大型城市绿化广场和标志性绿化景观。同时,要加快建设森林公园、重点林区和流溪河防护林带,完善北部生态通道。抓好一批生态公园的建设。推进市区铁路、高快速道路沿线的绿化建设,完善交通绿化走廊。
(二) 应对“生成”,对发展措施的再思考(分组辩论珠江三角洲是否应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对材料中“在南沙,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学生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正方:珠江三角洲发展重化工业可以提升产业层次,解决存在的问题;珠三角有资金和技术能力;临海可以利用海运条件;靠近市场。
反方:珠江三角洲缺乏资源,没有条件发展重化工业;且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等。重化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不属于更高级别的产业。)
小结:辨证地看待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问题,可以为后起的皖北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避免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1.根据“区域条件——特点——存在问题——措施”的研究思路,探究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
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适当选用地区性的案例,是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体会比较多的方面。本课使用了“准真实”案例,即案例本身的故事,包括其中的人名、地名、具体情节等都是“杜撰”的,但故事反映的社会发展进程是真实,“杜撰”的故事是真实社会生活的提炼。这样的故事往往线索相对简单,语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情节读上去更有意思,也就是可读性更强,同样可以反映区域发展的道理。对于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校来说,如果没有网络等便捷的媒体可用,除了用好教科书上的案例外,也可结合当地的情况“编”一些小故事,用来讲授“大”道理。
案例在课堂中有多种功能,但许多老师仅仅将新案例等同于课堂情境导入。其实,一个好的案例教学应该使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一条清晰的线索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课将案例中的关键词层层解剖,从个人的经历探究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条件、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堂课的成功离不开新课程学案的辅助配合,新课程学案至少有三个功能,课前:引导学习功能(如课程标准,自学提示,疑问记载);提供半成品材料供学生探究;知识拓展。课中:(1)课堂引导;(2)课堂活动及记载;(3)提问及解答记录。课后:探究延伸;复习巩固;反思及师生交流。
多媒体展示尽管有课堂容量大、视觉冲击强等优势,但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瞬时性”,学生不易有完整系统的知识。黑板板书就起着这样一个“中流砥柱”的“主旋律”作用,本课在课时展开的同时,在黑板上按照逻辑关系书写相关知识要点,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在探究中回归课标要求。